• <pre id="2pknm"></pre>
    1. <tr id="2pknm"></tr>

      <strike id="2pknm"></strike>

      <th id="2pknm"><video id="2pknm"></video></th>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
      畢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畢節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畢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畢節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 分類:政策法規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1-06 16:28
      • 訪問量:

      畢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畢節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 分類:政策法規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1-06 16:28
      • 訪問量:
      詳情

      畢節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加強政府投資管理,提高政府投資決策水平,根據《政府投資條例》(國務院令第712號)和《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貴州省人民政府令第202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政府投資項目,是指使用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投資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包括新建、擴建、改建、技術改造等類型的項目。
      裝飾裝修、維護維修、單純設備購置類及信息化類項目按政府采購法相關規定進行管理。

      第三條

      政府投資以非經營性項目為主,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服務、公共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重大科技進步、社會管理、國家安全等公共領域。凡是能夠通過市場化方式實施的產業化等經營性項目,應當主要通過政府投資基金投資、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撬動社會和金融資本投入,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建設。

      第四條

      政府投資采取直接投資方式、資本金注入方式投資的項目,按照本細則規定履行決策評估程序,實行審批制。采取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的,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管理。
      (一)直接投資是指政府投資資金投入非經營性項目,并由政府有關機構或其指定、委托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等作為項目法人單位組織建設實施的方式。
      (二)資本金注入是指政府投資資金作為經營性項目的資本金,指定政府出資人代表行使所有者權益,項目建成后政府投資形成相應國有產權的方式。
      (三)投資補助是指政府投資資金,對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確需支持的經營性項目,適當予以補助的方式。
      (四)貸款貼息是指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安排政府投資資金,對使用貸款的投資項目貸款利息予以補貼的方式。

      第五條

      國有企業使用自籌資金建設的項目,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采取核準制或者備案制。按照市場化原則已進行核準、備案,又申請財政資金投入的項目,應當按照本細則規定履行決策評估及相關審批程序。

      第六條

      政府投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民生為本、環境為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保障發展、防范風險的原則。
      (一)政府投資項目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政府投資年度計劃投資建設。
      (二)政府投資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收支狀況相適應。嚴禁超出地方財政能力的項目建設;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得違法違規舉借債務籌措政府投資資金,確需通過政府舉債的,只能在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舉債。
      (三)堅決杜絕新增政府隱性債務,嚴禁以建設—移交、帶資承包、墊資施工、不動產虛假登記抵押等方式建設政府投資項目;嚴禁違法分包、轉包政府投資項目,嚴禁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
      (四)嚴格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不得違規修建樓堂館所的有關規定,嚴禁以任何理由新建樓堂館所,嚴禁以建技術業務用房名義搭車新建樓堂館所,嚴禁改變技術業務用房的用途,嚴禁以城市改造、城市規劃等理由在他處重新建設樓堂館所,嚴禁以“學院”“中心”等名義建設樓堂館所,嚴禁以危房改造等名義改擴建樓堂館所,嚴禁以任何理由購置樓堂館所,嚴禁接受任何形式的贊助建設和捐贈建設,嚴禁借企業名義搞任何形式的合作建設、集資建設或者專項建設。

      第七條

      政府招商引資項目應當與本地產業發展規劃相結合,由招商引資主管部門牽頭會同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規定開展項目評估。不得引進環保不過關、不符合產業政策、產能過剩、搞形象工程的項目;不得承諾最低收益、兜底項目債務、回購投資本金;不得通過拼資源、拼地價、拼補貼、拼稅收返還等方式引進項目;嚴禁不計成本、盲目跟風、假投資真圈地。政府不得對招商引資項目形成的債務兜底。
      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特許經營、股權合作等模式建設的項目,政府不得承諾固定回報、最低收益和回購等,不得為項目融資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還款承諾等。
       

      第二章  政府投資項目庫及年度投資計劃

       

      第八條

      依托自然資源部門“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建立政府投資項目“一張藍圖”生成機制。教育、衛生健康、住房城鄉建設、體育、交通運輸、水務、農業農村等涉及政府投資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相應領域項目的前期策劃和生成等前期工作?!?/section>

      第九條

      依托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全市政府投資項目庫。教育、衛生健康、住房城鄉建設、體育、交通運輸、水務、農業農村等涉及政府投資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行業發展規劃,提出五年內擬實施的政府投資項目,按第七條規定開展“多規合一”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后,于每年10月31日前錄入政府投資項目庫。發展改革部門根據項目儲備情況,每年12月31日前統籌編制五年政府投資項目庫,并實行動態調整管理。

      第十條

      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財政、行業主管部門依托五年政府投資項目庫,與中期財政規劃相銜接,每年3月31日前編制本級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等部門負責核實有關項目國土空間規劃、用地用林指標、環境準入等建設條件,原則上5個工作日內將核實情況反饋發展改革、財政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

      第十一條

      對于納入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的項目,項目單位應當按照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權限,組織做好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項目單位組織編制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的編制格式、內容和深度應達到相關深度要求,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第十二條

      實施政府投資項目年度計劃管理。
      (一)各行業主管部門應根據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按照輕重緩急,突出重點的原則,提出擬納入下一年度政府投資項目清單,按第三章要求履行決策評估程序后,每年6月30日前編制本行業政府投資項目計劃草案,報政府分管領導組織預審,初步確定年度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及資金來源(沒有明確資金來源的不予支持,以免形成新增政府隱性債務)。政府分管領導初步確定的政府投資計劃建議,各行業主管部門應于每年7月30日前將推送至發展改革、財政部門。
      (二)發展改革、財政部門匯總各部門年度計劃,與本級財政預算銜接,確定年度政府投資資金總規模,統籌使用本級財政可用于政府投資項目的各類資金,8月30日前編制本級政府投資年度計劃草案,并報同級人民政府審議。
      (三)同級人民政府審議通過的政府投資年度計劃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草案,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后,由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按程序下達。政府投資年度計劃與財政預算同步調整、同步報批。
      (四)政府投資年度計劃一經批準,原則上不得變更。確需調整年度投資計劃的,由項目單位行業主管部門提出書面意見報發展改革部門審核后,并征求財政部門意見,編制年度計劃調整方案報同級政府批準。發展改革部門依據政府批準意見,會同財政等有關部門按相關規定進行完善?!?/section>
      (五)未納入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的項目當年不予安排預算資金,為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需要緊急建設的項目,按照有關規定簡化納入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程序。
      (六)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政府審批后的投資年度計劃和財政年度預算,分批下達項目投資計劃,作為項目資金撥付的依據。項目單位根據項目投資計劃、概算批復、已簽訂合同等,按照工程進度支付資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擠占政府投資資金。

      第十三條

      政府投資項目年度計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項目名稱、項目代碼、建設內容及規模、項目選址及占地面積?!?/section>
      (二)項目總投資、建設工期、年度投資額、年度政府投資額及資金來源等事項?!?/section>
      (三)預期績效目標?!?/section>
      (四)同級政府有關部門規定應當說明的情況?!?/section>

      第十四條

      列入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的項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采取直接投資方式、資本金注入方式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批準或者投資概算已經核定。
      (二)采取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的,已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三)已履行決策評估程序,但前期工作深度達不到有關要求的,可作為預備項目,待條件成熟后按程序納入政府投資年度計劃。預備項目年度投資占比不得超過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的10%。
      (四)同級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五條

      各級政府應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經費保障,根據本級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需求逐年將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第三章  政府投資決策

       

      第十六條

      建立健全政府投資項目決策評估機制。各級政府按照權限牽頭開展項目決策評估,評估論證作為政府決策的依據。

      第十七條

      發展改革、財政部門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評估論證工作。
      (一)為提高評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精簡項目審查審批程序,項目單位應按規定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評估論證重要參考和依據。已開展決策評估的政府投資項目,相關部門在批復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時可不再履行審查程序,直接按程序批復或轉報上級部門批復。
      (二)發展改革部門牽頭會同財政、行業主管部門組成評估論證工作組召開評估論證會議,對項目論證報告進行評估,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對項目的必要性、緊迫性、公益性進行評估;財政部門主要負責對財政承受能力、項目資金平衡方案進行評估;發展改革部門對項目的合規性和能耗情況進行評估。根據項目可能形成的重大風險隱患及社會穩定風險情況,組織政法、生態環境等部門參與評估。
      (三)評估論證工作可委托具有相應資質或者能力的中介機構開展。評估論證所產生的費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十八條

      通過評估論證的政府投資項目,由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出具評估論證意見和項目審查意見,按以下規定進行審議決策。
      (一)使用縣本級財政資金1000萬元—5000萬元,或者總投資1億元—5億元且使用本級財政資金的,決策結果由縣級人民政府于每月10日前報市級發展改革、財政及行業主管部門對項目資金來源進行評估論證,評估論證結果應當于10個工作日內向縣級人民政府反饋。重大事項報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策??h級人民政府按照評估論證或者決策結果執行。
      (二)使用縣本級財政資金5000萬元及以上,或者總投資5億元及以上且使用本級財政資金的,決策結果由縣級人民政府于每月10日前報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市人民政府將審議結果于10個工作日內轉報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及省行業主管部門對項目資金來源進行評估論證。市人民政府收到論證結果反饋后即收即轉,向縣級人民政府反饋。重大事項報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策??h級人民政府按照評估論證或者決策結果執行。
      (三)市政府投資項目,在開展評估論證基礎上,報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策。其中,使用本級財政資金5000萬元及以上,或者總投資5億元及以上且使用本級財政資金的,決策結果由市人民政府于每月10日前報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及省行業主管部門對項目資金來源進行評估論證。重大事項報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策。市人民政府按照評估論證或者決策結果執行。
      (四)為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需要緊急建設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報送。

      第十九條

      債務率300%及以上、“三保”保障存在缺口或者拖欠政府債券本息的縣級政府,新上項目由同級人民政府開展決策評估后,報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策。

      第二十條

      項目單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壓低項目投資估算或者拆分項目,規避項目決策評估程序。未通過決策評估的項目不得審批、不得列入政府投資年度計劃、不得安排預算。項目實施過程中,超過原決策評估權限的,應當重新履行決策評估程序。

      第二十一條

      爭取上級投資補助資金且需要本級配套資金的項目,應當充分考慮本級財政承受能力及配套資金到位的可行性,按照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開展決策評估。本級人民政府投資資金應當優先保障申請上級補助資金的項目。
      上級預算內資金安排全額投資的項目,發展改革、財政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履行評估論證程序后,按上級資金使用管理要求完善審批流程。

      第二十二條

      通過決策評估的項目,除涉及國家秘密的項目外,項目單位應當通過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申報項目,項目審批部門應當使用在線平臺生成的項目代碼,按照國家和省關于項目審批相關規定辦理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手續。
       

      第四章  國有企業投資管理

       

      第二十三條

      履行政府出資人職責的部門(機構),按照本級國資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企業投資管理制度,切實履行投資項目決策評估和監管責任。國有企業投資項目應當聚焦主業發展,突出質量效益,嚴格按程序開展評估論證,應當與財務承受能力相匹配。

      第二十四條

      國有企業對外投融資應當遵循審慎原則,不得脫離實際盲目舉債,不得投資收益不能覆蓋融資成本的項目,在舉債融資時需主動聲明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所舉債務是企業債務,政府不承擔償債責任。國有企業對存量債務應當制定年度償債計劃,落實還款資金來源,嚴格控制債務風險。

      第二十五條

      剝離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政府融資職能,由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對只承擔政府融資職能且主要靠財政資金償還債務的“空殼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撤銷。對嚴重資不抵債、失去清償能力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依法實施破產重組或者清算。

      第二十六條

       政府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投資管理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不得授意或者以行政決議方式,違規將應當由政府出資建設的項目交由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籌資承建。
      (二)不得將招商引資項目通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違規轉為政府投資項目。
      (三)不得在未履行投資合規程序前決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
      (四)不得通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舉債或者變相融資。
      (五)不得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融資提供任何形式的擔?;蛘叱兄Z。
      (六)對未落實資金來源的項目,不得采取代建方式,委托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施。
      (七)一律不得新組建只具有政府性融資功能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第二十七條

      國有企業市場化方式融資建設的項目,無后續資金保障以及因決策失誤難以繼續實施的,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由國有企業自行負責清理處置,政府不承擔兜底或者償還債務責任。
       

      第五章  項目實施管理

       

      第二十八條

       項目開工建設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
      (二)已納入年度政府投資計劃。
      (三)規劃區內項目已取得規劃許可證。
      (四)需要申請使用土地的項目已取得正式用地手續。
      (五)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和節能評估審查(豁免目錄項目除外)。
      (六)已依法取得施工許可。
      (七)其他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手續。

      第二十九條

      落實項目建設管理主體責任。項目主管(業主)單位要按批復組織實施,及時開工建設、準確報告建設進展和進度數據,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如期保質保量完工投用。嚴格項目檔案管理制度,從立項階段起,項目主管(業主)單位應指定專人負責資料歸檔工作,確保檔案資料齊全、真實、保密?!?/section>

      第三十條

      政府投資項目應當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依法組建項目法人,負責項目建設、管理和運營。嚴格落實招標投標制,項目業主單位(招標人)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組織開展招投標活動。落實工程監理制,監理單位要認真履行監理職責,加強對關鍵工序、重要部位和隱蔽工程的監督檢查。落實合同管理制,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設備材料采購和工程監理等要依法訂立合同,合同內容必須明確標的、數量、質量、開工時間、竣工時間、付款方式、工程計量、違約責任等內容。

      第三十一條

      政府投資項目應當按照匡算控制估算、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預算、預算控制決算的原則控制投資成本,規范概算審批和調整,實行全過程造價控制。項目單位對投資概算控制負直接責任和主體責任。

      第三十二條

      政府投資項目應當根據建設目標、建設規模、建設內容、建設標準科學合理編制概算,嚴格按照批復概算建設項目,并接受監督檢查。設計、監理、勘察、施工等參建單位、中介機構依據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履行相應的概算控制責任。嚴禁采取拆分、漏項等方式故意壓低概算。嚴禁人為因素引起的超概行為。

      第三十三條

      政府投資項目嚴格執行概算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得超概。按照規定程序調整投資概算的項目,原則上按照原批復的資金來源渠道解決資金缺口。
      (一)因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國家或者省出臺的重大政策調整、地質條件發生重大變化、主要建筑材料及設備價格上漲等不可抗因素導致投資超概,且工程完成投資額達到原批準概算80%以上的,由行業主管部門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審計意見,按照概算調整有關規定執行。概算超10%及以上的,由發展改革、財政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審議決定。
      (二)《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印發之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存量超概項目,項目單位應當按要求提供具有相應資質單位編制的調整概算書及有關印證材料,報行業主管部門評審,對調概環節和原因進行分析,嚴格劃清責任并整改后再向發展改革部門報送概算調整申請,由發展改革、財政部門評審核定后提請同級人民政府審議決策。
      (三)違規超概的,應當對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依法依規進行問責。概算調整批復前,對超概資金不予追加安排。

      第三十四條

      政府投資項目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充分評估論證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建設工期,嚴禁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嚴格執行建設工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任意壓縮工期。確需調整工期的,必須經過充分論證,并采取相應措施,通過優化施工組織等,確保工程安全質量。

      第三十五條

      政府投資項目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尚行匝芯繄蟾嬉獙ι婕肮こ贪踩|量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評價,提出應對方案。初步設計要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提出安全質量防護措施,并對施工方案提出相應要求。法人代表、勘察設計、施工以及監理單位的相關責任人,按照各自的職責對工程質量終身負責。

      第三十六條

      項目建成后,項目業主單位應以經批復的項目竣工結算為基礎,及時編報竣工財務決算,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依法履行竣工驗收、財務決算和資產交付使用等手續,并依法辦理產權登記。未經竣工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使用單位不得接收。

      第三十七條

      建立完工項目“投轉固”工作機制,項目業主單位是“投轉固”責任主體,項目完工后應及時根據相關規定轉為固定資產項目。
      (一)《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印發之前已完工但未轉為固定資產的項目,發展改革、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本著尊重歷史的原則,按照同級政府有關會議精神依法依規加快相關審批手續辦理。
      (二)《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印發之后在建未完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參照第一款規定及時辦理完善相關手續,完工后因手續問題不能轉為固定資產項目的,嚴格劃清責任。
      (三)《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印發之后未完善相關手續違規開工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依法依規追究相關項目單位責任。
       

      第六章  項目資金管理

          

      第三十八條

      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到位,不得通過第三方借資或者由施工單位墊資、借資建設。項目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撥付工程款,并督促施工單位將已撥付或者已落實的資金優先保障農民工工資。

      第三十九條

      項目資金的支付,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關規定和合同約定,綜合考慮項目財政資金預算、建設進度等因素執行。

      第四十條

      政府投資項目竣工結余的財政資金,財政部門應當在竣工決算批復后按照預算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將結余資金收回財政處理,并在決算批復文件中明確資金收回時限和額度。
       

      第七章  監督管理

       

      第四十一條

      按照“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采取在線監測、現場核查等方式,強化政府投資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對于發現的問題,要責令項目單位予以整改,拒不整改的,停止對項目建設資金撥付,并將情況及時報同級人民政府。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要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機構)或者司法機關。

      第四十二條

      除按照有關規定不宜公開的項目外,其余項目全部納入政府投資項目大數據監管平臺進行規范管理。建立政府投資項目信息共享機制,統籌用好“一云一網一平臺”,將政府投資項目大數據監管平臺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勞務就業、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平臺打通,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綜合監管。項目單位應當通過政府投資項目大數據監管平臺如實報送政府投資項目開工建設、資金到位、建設進度、竣工驗收、農民工工資支付等基本信息,及時報告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第四十三條

      建立完善政府投資項目評估督導機制。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財政、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屬地管理、事權原則,對項目基建程序、工程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后下發督辦通知單,依法督促項目(主管)單位整改到位,并及時報告整改情況,沒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第四十四條

      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全覆蓋。建立以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共同參與的審計監督體系。督促整改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第四十五條

      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全過程績效管理,強化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規范開展績效自評和重點績效評價,將績效評價結果與完善投資政策、預算安排有機銜接。

      第四十六條

      除按照有關規定不宜公開的項目外,項目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重大政府投資項目的有關情況和建設、評估、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及責任人員名單,在相關工作完成或者名單確定之后通過政府網站進行公布,接受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細則有關規定的,按照《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依法依規追責問責。

      第四十八條

      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中涉及行業管理未盡事宜,各行業主管部門可按行業管理要求進行。本細則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四十九條

      按照有關規定已納入國家,省、市相關規劃但未進行批復的政府投資項目,應當按規定履行決策評估程序。2021年10月8日前已進行立項批復的項目,可不履行決策評估程序。

      第五十條

      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國家或省對政府投資管理工作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

       

       

      畢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30日印發

      相關文件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
      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

      相關資訊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857-7182118     聯系郵箱:546666382@qq.com     地址: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碧陽街道圓夢國際1號樓辦公單元

       二維碼

      掃一掃,關注我們

      手机在线看永久AV片免费,99国产这里有精品视频,欧美激情在线观看播放,欧美成人R级在线观看
    2. <pre id="2pknm"></pre>
      1. <tr id="2pknm"></tr>

        <strike id="2pknm"></strike>

        <th id="2pknm"><video id="2pknm"></video></th>
        醴陵市| 宣威市| 湘潭市| 深圳市| 道真| 手游| 琼结县| 沾益县| 正镶白旗| 会东县| 汶上县| 塘沽区| 武清区| 彝良县| 淄博市| 漯河市| 鄱阳县| 壤塘县| 达孜县| 三都| 镇原县| 乐业县| 遵义县| 樟树市| 江都市| 崇信县| 盐源县| 基隆市| 菏泽市| 平远县| 朔州市| 秀山| 玉溪市| 白玉县| 崇明县| 永定县| 双柏县| 静海县| 阳山县| 饶阳县| 炎陵县| http://www.124.com http://www.123.com http://www.124.com